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汀泗河特大桥

资本资料汀泗河特大桥是我国首座高速铁路主跨140米钢箱系杆拱桥,该桥主跨140米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拼装新工艺、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铺设无砟轨道等总体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创了大跨度钢桥铺设无砟轨道的先例。因此,该桥轨道线形的确定、测量精度的控制、BWG扣件系统的固定、轨道精调等都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施工中,技术人员通过攻关,研发了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无砟轨道线形确定、超距离测量精确控制、多次优化轨道调整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大跨度钢桥无砟轨道施工难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资本资料

汀泗河特大桥是我国首座高速铁路主跨140米钢箱系杆拱桥,该桥主跨140米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拼装新工艺、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铺设无砟轨道等总体施 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创了大跨度钢桥铺设无砟轨道的先例。由中铁二十三局七公司十一局集团一公司承建的汀泗河特大桥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是武广客运专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4382.17米,于2006年10月份开工建设,2008年4月14日建成。

该桥既要跨越汀泗河,又要横跨京珠北高速,主跨采用140米大跨钢箱系杆拱,其具有动力性能优良、外型美观、跨越能力大、刚度好、建筑高度低等特点,然而在这些创新特点的背后,施工中要面对的是一系列前所未见、无经验可借鉴的技术难题。

施工工艺

高速铁路都是采用无缝线路,以保证轨道的平顺和稳定。然而桥梁在列车荷载、列车制动作用下和温度变化时要产生位移和变形,当梁、轨体系产生相对位移时,桥上钢轨会产生附加应力,如果附加应力过大,会造成线路丧失稳定。因此,该桥轨道线形的确定、测量精度的控制、BWG扣件系统的固定、轨道精调等都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施工中,技术人员通过攻关,研发了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无砟轨道线形确定、超距离测量精确控制、多次优化轨道调整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大跨度钢桥无砟轨道施工难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汀泗河特大桥桥址区由于岩溶、斜岩、流沙、淤泥等不良地质相互影响,在钻孔过程中,极易造成孔、卡钻、掉钻等问题。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也容易造混凝土流失,桩基夹泥等问题,给钻孔桩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技术难度。尤其是80号墩,桩基础为9根直径1.25米桩基,桩深80米,溶洞最大净高达30米,埋深约45米,且各桩间均已贯通。这种超大溶洞长桩成孔、成桩质量控制难度巨大。施工中采用了超大岩溶强风化岩等回填处理技术,采用大钻头扩孔、护筒变径及水下控制爆破等通过斜岩面钻孔技术,以及沉渣控制和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等成套创新技术,确保了成桩质量,丰富了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工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