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连生

在60年前的辽沈战役铁岭战斗中,年仅17岁、时任解放军129师386旅771团团部通讯员的李连生,小腹被敌人连捅两刀晕倒在血泊中,情况十分危急。其班长、四川理县人刘海河背着他跑了十多公里将其送到医院,李连生这才死里逃生。昨天,已经77岁高龄的老党员李连生为报答班长当年的救命之恩,毅然来到绵阳市灾区做起了志愿者。

人物经历

胸戴8枚军功章来应征

昨天清晨,李连生和5位同伴从河北威县来到绵阳市区的绵阳火炬广场,这里是绵阳抗震救灾指挥部招募志愿者的报名点。此前,李连生曾试图在家乡献血,但被当地血站工作人员以他年龄太大为由拒绝。李连生不甘心,瞒着子女加入了一个威县的志愿者队伍。

在满是青少年志愿者的报名现场,一身绿军装的李连生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他左胸上那8枚闪闪发亮的军功章。“这枚是朱德奖章,是1947年9月获得的;这枚是一等功军功章,是辽沈战役后获得的;这枚是……”李连生如数家珍般向记者说起那些军功章的来历。他还指着空空的右衣袖说:“这是1974年一次义务劳动中不幸被草机铡断的。”

四川理县人救过他的命

李连生年仅14岁就参了军,令他终生难忘的一次战斗发生在1948年9月的辽沈战役铁岭战斗中。当时李连生奉命去抢修被炮弹炸断的电话线,途中遇见3名中国国民党士兵。3名国民党士兵枪里已经没有子弹,便假装投降。当李连生去缴枪时,一个国民党士兵突然捡起刺刀,向李连生的腹部连捅两刀。

忍着剧痛的李连生迅速拔出手枪将敌人全部击毙,但他自己也因失血过多晕倒在血泊中。团长见李连生迟迟未回来,便派班长刘海河沿着电话线去寻找。刘海河找到李连生后,翻身越岭跑了十几公里,将他送到医院。

“刘海河是四川理县人,是他救了我的命。这次四川省发生了大地震,如果我不来,我就对不起班长!”李连生的眼泪夺眶而出。

想去一线救灾遭拒绝

李连生一行6人报名后不久,他的5位同伴就都被安排到绵阳市某医院照顾伤员,唯独没给李连生安排任务。“这位老人家一心想到北川羌族自治县、汶川这些一线重灾区去,没有适合他的任务。”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这次志愿者招募原则上只招18岁至40岁年龄段的人。

烈日下,李连生坐在火炬广场的石凳上,等待着任务的来临。不久,工作人员广播通知,需要10名志愿者到北川去发放资料。李连生一下便冲过去报名,但仍未能如愿,因为这个任务需要熟悉北川的地形。“我们当年打仗,谁事先就熟悉地形啊,去了我一会就能摸清楚。”李连生心有不甘地说。

“哪怕让我烧开水也行”

一个小时过去了,李连生还是没接到任务。看着一批批志愿者领到了任务,李连生坐不住了,心急如焚的他拉住记者的手说,“小伙子,你去给他们说说吧。不为灾区做点事,我终生遗憾。我当过卫生员,能照顾伤员。哪怕让我烧开水也行啊……”

随后,记者将李连生的情况一一告诉了工作人员,并建议给老人安排一份特别的任务——在每批志愿者出发前,让李连生为他们做精神动员。招募志愿者的负责人采纳了记者的建议。不久后,李连生便接到了第一个任务,给一批赴北川的志愿者做动员:“我是一名老兵,参加过辽沈战役。在地震灾害面前,我们中国人这次很团结,以后没有谁敢欺负我们!”志愿者们为老人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参考资料

77岁独臂老兵:哪怕让我烧开水也行;绵阳市孤儿院 爱心交流 孤儿网.孤儿网.2021-07-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