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陆冠伟

1979年陆冠伟作为中方总设计师赴美国凯萨公司,参加选矿厂设计。陆君长期设计选矿厂,不仅积累了丰厚的选矿经验,而且理论结合实际,闯出了一条中国选矿设计之路。此外,陆冠伟同志主持设计的攀枝花市选钛厂工程设计、海南铁矿富粉溢流选矿厂等均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金质奖。

简介

听从祖国的召唤

1951年秋天,全广州市的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都集中到华南理工大学参加统一分配前的学习。那时刚解放,百废俱兴,建设人才十分缺乏,学习班的领导号召应届毕业生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无条件服从统一分配。由于刚解放不久,同学们的思想相当复杂。1950年10月当宣布陆冠伟同学被分配到鞍山市时,他二话未说,表示听从祖国的召唤,未向家人告别就毅然随集体奔赴东北鞍山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

焚膏继,理论结合实践,闯出一条中国选矿设计之路

1953年,国家就于实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此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我们只能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而当时学校大多教授的是英文。因此,陆君首攻俄语,而后焚膏继晷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陆冠伟参加了攀枝花市三线钢铁基地建设,任总设计师。在选矿厂设计中,他改变“泵送”矿浆的传统设计,采用山坡建厂,使用矿浆全自流的设计,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设备采用上,针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特性,成功地研制出多缸液压碎破机、筒式永磁磁选机、永磁磁力过滤机以及无极变速摆式给料机等多项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相继在全国各选矿厂推广使用,获得了极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在工艺布置上,他以“一段磨矿”取代“多段磨矿”,节约了投资千万元以上,每年降低生产成本也在千万元以上。该工程项目先后获得冶金部和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

随后陆君主持设计的攀枝花市选钛厂,荣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主持设计建成的海南富粉溢流选矿厂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1979年陆冠伟作为中方总设计师赴美国凯萨公司,参加选矿厂设计。该公司原设计方案中浮选前的弱磁、强磁粗精矿分别磨选流程,会导致磨矿分配不均,引起生产不稳定。陆君建议修改为将弱磁、强磁粗精矿混合磨选。美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并授予他工作杰出奖。

在审查美国伯利恒钢铁原设计的首钢水厂铁矿选矿厂时,陆君建议采用阶段磨矿、粗粒抛尾流程代替美方设计的一段原矿自磨流程,优化了这一工艺方案。

陆君长期设计选矿厂,不仅积累了丰厚的选矿经验,而且理论结合实际,闯出了一条中国选矿设计之路。他主编的《选矿设计手册》至今仍是最新选矿设计大型工具书。

回 报

陆冠伟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历程中,组织和主持了我国东北、华北、华南及中国西南地区各大钢铁基地的大型冶金矿山选矿厂的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熟悉国内外选矿技术。

陆冠伟同志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负责攀枝花市选矿厂设计(年处理原矿135万吨),在大胆设想、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摒弃传统的多级磨选,采用一段磨选工艺,实现矿浆全部自流的工艺布置,节约大量基建投资,为国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曾荣获国家级别优秀设计奖。

此外,陆冠伟同志主持设计的攀枝花选钛厂工程设计、海南铁矿富粉溢流选矿厂等均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金质奖。

1986年—1987年,受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公司及化学工业部委托,陆冠伟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组织有关部属设计院75名富有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出版了225万字的《选矿设计手册》,陆冠伟同志完成了全书的编审工作。该书是当前选矿工程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最为广泛的大型工具书。陆冠伟同志的代表著作《矾钛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的选矿工艺与实践》(英语)曾在矾钛硫铁矿的选矿开发利用国际会议上宣读。

陆冠伟多年来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地工作,为祖国选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也给了他应有的很高的荣誉。他多次被评为院级、省级及部级的先进工作者。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被批准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推选为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90年被建设部首批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1年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退休前任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志洁行廉 竭忠尽智

陆君自1951年无条件听从祖国的召唤到2002年退休,一贯爱国爱党,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半个多世纪来参加及主持了我国东北、华中地区、华南、西南及西北各大行政区的大型钢铁基地的冶金矿山选矿厂的设计和技术决策。退休时已近之年的陆老仍不知老之将至,依据工作的需要接受返聘,碰到重大工程问题随叫随到,参加研究决策。陆君竭忠尽智,志洁行廉,行止无愧于天地,得失从不萦怀,堪称吾辈之楷模,值得工专校友们永远怀念。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