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泾县南容乡齐云山下,有一座古老的村庄——景照,清末著名画家章介眉和他的侄儿章绍眉出生在这里。章介眉,字寿图,号南溪,主要活动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
成长
章介眉家境贫寒,以农为业,只念过几年四书五经,从小就喜爱画画,遇到木版刻印和石印的旧画谱,如获至宝,日夜临摹,有时看到人家堂前挂着一幅画,竟不舍得离去。离景照很近的茂林,在清代较为繁荣兴旺,出现过一大批举人、进士进入上层统治集团,退官后,一般是在故里的深宅大院里过着悠闲的生活,也有一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或从事书画艺术。外地书画家到皖南漫游并来茂林走亲访友,进行艺术活动,为章介眉学习绘画,提供了较好的机会。由于他聪敏好学,在弱冠之年,就以画而闻名乡里。
作品
章介眉作画,主要是山水和人物,偶作花卉。他十分强调创造精神,特别到中年以后,他喜作描写泾川县风光的《大蓝山图》、《水西风光》、《桃花潭》、《待渡图》、《深山观瀑》以及《西施浣纱》、《李白醉酒》等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山水和人物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构图和用笔上,敢于突破前人规范,创造新的表现方法。
画山喜用乱柴破加以变化,画树、村庄、楼阁、茅舍、板桥及舟车人物都较细致,用笔精到,设色淡雅;画入常用钉头鼠尾描加以变化描绘衣褶,运笔简练流畅,墨色干湿浓淡相宜。他的画注重师法造化,通过写生进行概括、提练,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据说他曾报考京城的画院,终因出身贫寒,得不到上层官僚的赏识和支持。但在民间,这位画家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多地方的住宅、店堂、书院中经常看到他的画。章介眉有一子名少眉,亦能画,但早年夭折。
章绍眉
我们见到落款为绍眉的画,是章介眉的侄儿所作。章绍眉、字汝祺,号齐云山樵,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主要活动于光绪到民国初期。他以画画为业,在伯父章介眉画风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从他留下的作品看,擅长人物,兼作山水。常作人们喜爱的“四爱图”(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苏轼爱砚、林逋爱梅),渔翁独钓、仕女、水浒、三国人物等。贯用秃笔作画,线条古拙,构图新颖,深受人们的称赞。
章绍眉在壮年时期,几乎没有离开过泾县。笔者曾访问过他的次子章仪生老先生,他说:“先父在平时主要讲茂林地方话,对普通话则不大熟练,所以不愿去外地”。章绍眉在50岁时曾应泾县安吴王颂文先生(清末举人)荐举到汉口朱家花园(主人是泾县黄田人,巨商)画画,由于时态不安,不到3年时间就回到泾县,以后常住宣城孙家埠。汉口之行,对章绍眉来说,是很有益处的,也是他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新起点,他看到了很多绘画高手的作品,并有机会与汉口的著名书画家见面,向他们学习、交流,促进了他艺术水平的提高。这时,除了皖南的一些知识分子、商入、工农向他求画外,厦门市、上海市、南京市、安庆市等城市也常有人来信索画。
章介眉、章绍眉二位画家留下大量的艺术作品,当人们欣赏这些作品时,对终身勤奋的章姓二位画家产生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