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蛇,是游蛇科水蛇属的蛇类,水蛇主要包括中华水蛇、铅色水蛇两个品种,半水生习性的红点锦蛇、白条锦蛇、双斑锦蛇(旱水蛇)、水赤链游蛇等通常也被列入其中。其栖息于池塘、沼泽、稻田和水溪等处。
水蛇长约40-80厘米,体色有浅棕色或深棕色。其除喜食各种淡水小杂鱼、泥鳅、黄鳝外,还喜欢各种蛙类,特别是蟾蜍。水蛇繁殖方式是卵胎生。人工养殖水蛇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食饵来源广等优点。水蛇食性杂易驯养,易管理,与其它蛇类相比没有危险性。
水蛇肉以其肉质雪白细嫩、味道鲜美,所含的蛋白质及灰分等甚为丰富,是滋补佳品。水蛇是蛇族中少有的食药兼用蛇,常食不但可以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健肤排毒、养颜美容、舒筋活血的功效。
属下分类
水蛇主要包括中华水蛇、铅色蛇两个品种,半水生习性的红纹滞卵蛇、白条锦蛇、双斑锦蛇(旱水蛇)、赤链华游蛇等通常也被列入其中。
形态特征
水蛇长约40-80厘米,体色有浅棕色或深棕色。
中华水蛇
头较大,与颈可明显区分;体粗尾短,全长半米左右。背面深灰色,具有大小不一的黑点,排成三纵行;背鳞最外行暗灰色,外侧2—3行红棕色;每一腹鳞前半暗灰色,后半黄白色;上唇缘亦为黄白色。鼻孔具瓣膜,位子吻端背面,左右鼻鳞彼此相切;鼻间鳞1,位于鼻鳞之后正中;眶前鳞1(2),眶后鳞2(1);颞鳞1+2;上唇鳞3-1-3式。背鳞平滑,25-23(23)-19行;腹鳞135—155;肛鳞二分;尾下鳞35—52对。
铅色水蛇
体型较小而匀称,尾短。上颌骨后端具沟牙。鼻孔具瓣膜,位于吻端背面;鼻间鳞1枚,位于鼻鳞之后正中,不切颊鳞;上唇鳞8,两枚入眶;背鳞中段19行。
栖息环境
水蛇栖息于池塘、沼泽、稻田和水溪等处。
分布范围
中华水蛇
世界分布于越南北部。
中国分布于湖北、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中国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铅色水蛇
中国分布于云南省、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中国台湾、广东、广西。
生活习性
水蛇除喜食各种淡水小杂鱼、泥鳅、黄鳝外,还喜欢各种蛙类,特别是蟾蜍。水蛇个体虽小胆量却较大,在吞食的过程中,有人在旁边并不影响其进食。其进食后同其他蛇类一样,也有钻入窝内静卧不动的习性。
繁殖方式
水蛇繁殖方式是卵胎生。
人工饲养
人工养殖水蛇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食饵来源广等优点。因其对温度、湿度、饲养环境等先决养殖条件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只要能达到一般的养蛇条件即可引进养殖。该蛇食性杂易驯养,易管理,与其它蛇类相比没有危险性。
水源
水蛇是有水生或半水生习性的蛇类。因此,养殖中水源的安排是一大关键。在水蛇的活动季节里一定要保持水源的充足和清洁,盛夏时节每7—15天彻底清池除垢一次,以免水蛇喝了不洁净的水引发肠炎的发生,造成不应有的麻烦。
食源
水蛇除喜食各种淡水杂鱼、泥鳅外,还尤喜欢黄鳝和各种蛙类,应根据容易捕获的季节或水蛇的育肥特需按时投喂,尽量使投饵种类多样化,满足其身体生长的需要。大多数水蛇食欲旺盛,每隔4-5天便要摄食一次,一般条重约100-200克左右的水蛇,每次可吞食1—2条小杂色,多者可达3-4条。该蛇进食后同其它蛇类一样也有静卧不动的习性,此时不要过分惊扰它,否则亦会将吞入腹中的食物反吐出来,这样势必会延迟下一次的进食时间,减少应有的进食量,对水蛇的生长极为不利,应人为地减少入场观望次数或谢绝陌生人入场参观。
消毒
人工养殖水蛇的饲养密度宜在每平方米12-15条左右,立体养殖时可适当大一些,但不宜超出2倍。正常饲养条件下应每月消毒2-3次,采用喷雾和水泼的方法均可,消毒时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因大部分水蛇喜欢在白天活动,饱食后喜欢聚集在一起晒太阳;外界温度达到32℃以上时喜欢成群抱团地浸泡在水中,只微露头部便可长时间的静栖在水中。故消毒时应避开水蛇在外活动的高峰时段,免其受不应有的干扰和惊吓。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水蛇肉以其肉质雪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低廉而著称,所含的蛋白质及灰分等甚为丰富,是滋补佳品。
水蛇的食法款式多样,其可焖、炒、炸、炖及煲粥等。其中有名的菜品是囤水蛇、炒水蛇丝以及椒盐水蛇、红烧水蛇等。炖水蛇,可用水蛇净肉500克加根生果、枸杞子、龙眼肉等同炖食用,具有滋补功效。红烧蛇丝的做法是将水蛇净肉配上鸡肉丝、葱段和白酒等配料一齐炒熟即可。
水蛇卵营养丰富,对身体很有补益力,尤其产后妇女用酒煮食,可增加乳汁量,且能促进产妇精神体力复原。
水蛇煲粥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祛风养颜的功效。鲜活水蛇,以半公斤左右最佳,可整条、拆骨或斩件熬粥。配料可放少量大枣、姜丝、葱等,食时再加些麻油、葱花便可,也可撒点切块油条、蛋花之类拌食。
药用价值
水蛇是蛇族中少有的食药兼用蛇,常食不但可以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健肤排毒、养颜美容、舒筋活血的功效。
中华水蛇
中华水蛇与枸杞、钢棍山药同炖,可治糖尿病;与粳米同煮,可有利尿消肿、排毒养颜功效;与猪蹄同熬,可治初产后少乳和无乳;此蛇与农家鸡清炖,有增强体质、保健益脑、增加免疫力的作用;与纯粮白酒同泡,有祛湿止痒的功效,若再加入一颗东北地区人参,即可达到补血养神,增强睡眠的作用,是一种集药用和保健的滋补参蛇酒。中华水蛇为微毒性蛇类,对敏感皮肤出现红肿和斑点奇痒的症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胆可入药,对小儿百日咳和痞满患者,其效更是显著。
铅色水蛇
铅色水蛇与米熬粥,与鱼煮食的习惯。药用时干、鲜均可,主治皮肤湿痒、湿疹、化脓等症,又是冬季全蛇火锅的常用蛇,常食有增加免疫力、调节内分泌、除湿祛痒的作用。用此鲜蛇和干品泡酒,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疑难杂症等顽疾。常饮服有通经活络、定惊疗痹等功效,可以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等症。其胆有祛湿止风、消痰润肺、明目、养胃之功效,主治咳嗽、风湿和类风湿等症。蛇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烫伤、冻伤和无名疔肿等症。蛇蜕有杀虫脒、抗毒、止痒、通痹功效,是治疗各种疮疥疔斑、流行性腮腺炎、牛皮癣等多种皮炎不可多得的纯天然动物药材。
参考资料
Enhydris.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1-20
Enhydris chinensis Gray.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1-13
Enhydris plumbea Boie.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1-13
水蛇养殖技术.科普中国网.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