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观察》 是立足“大美术”概念的大型综合性美术月刊。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看。
历史沿革
1981年, 《美术史论》创刊,刊期为季刊。
1995年,该刊改版为《美术观察》,刊期改为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内容简介
《美术观察》是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核心期刊。《美术观察》的前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季刊《美术史论》。《美术史论》创刊于1981年,始为丛刊,1982年成为季刊;编辑人员均为美术研究所的学者。1995年底,改名为《美术观察》。改刊后,《美术观察》凭借美术研究所的强大学术力量,在坚持《美术史论》办刊传统、保持原有学术品格的基础上,强调“用观察家的眼光审视美术,用美术家的眼光观察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广阔的视角关注国内外当代美术现象,反映美术创作成果,探讨美术发展方向,生存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内,《美术观察》率先实行栏目主持制,使学者办刊的特点和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2000年以来,多次经国家教委“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报告”鉴定,《美术观察》被评为艺术类核心期刊,2005年获国家期刊提名奖,近年来,并被纳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成为国内同类刊物中的佼佼者。现设主要栏目有“观察家”、“美术家”、“美术学”、“国际视野”等。
栏目介绍
主要栏目
《美术观察》有观察家、热点述评、前沿报道、设计批评、时代人物、本期名家、品评、心咱等栏目。
发表内容
该刊发表美术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及介绍当代艺术家及作品。
读者对象
该刊的读者对象为美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研究工作者及业余爱好者。
人员编制
据2020年第02期期刊内页显示,《美术观察》编辑委员会有编委23人,编辑部有栏目主持6人、美术编辑1人、编务1人。
主要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0年3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美术观察》共出版文献18020篇。
据2020年3月27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美术观察》共载文12250篇、基金论文量678篇。
收录情况
该刊是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网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20年3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美术观察》总下载1595493次、总被引22960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3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68。
据2020年3月27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美术观察》被引量为12105次、下载量为177136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1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5929名。
获得荣誉
2005年,该刊获得第三届国家期刊提名奖。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美术观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展示中国先进文化的特色、成就和方向;关注美术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深入探究美术理论和创作的基本问题,传播美术学知识和相关信息,以丰富的栏目反映美术领域的多样景观,致力于有中国文化立场的现代美术形态的建设与繁荣,在美术学科创造性地体现中国发展的文化战略和宏观精神指向。
办刊原则
该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调学术至上、质量第一。
办刊志趣
《美术观察》的志趣是精诚问道,但不书斋;侧重建设,却不懈批评;着意前瞻,亦勤于反思;力求全面,也力避浮泛;尊重客观,更崇尚良知;基调严肃,又饱含热情。
投稿须知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 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 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 GB 7714-87 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