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邵李清

邵李清(1900年-1930年),字泽民,出生于武义邵宅,父亲为雇农,母亲早亡,由外祖母抚养长大。1921年,他在金华市的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习,期间结识了同乡千一,并参加了白话诗文研究会,积极阅读进步书刊。

人物经历

1924年,回乡执教小学。1926年8月,由千一、钱兆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武义县支部成立后,选为支部委员,负责农运工作。根据党中央指示,他在家乡发动贫苦农民,于1926年8月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会,他被选为主任。

农民协会成立以后,他一面领导农会实行“二五”减租,一面培养积极分子入党,建立了中共邵宅党支部。他在领导农民运动中,明确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封建剥削”、“没收常产庙会土地”等口号,实行了全村的“二五”减租,还把邵宅村常产庙会的一百多亩粮田收归农协,分配给60多户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1927年3月15日,发动千余农民示威游行,声威达全县。曾两次被拘捕,经群众向当局施加压力后释放。1927年6月,中共武义临时县委成立,邵李清被选为临时县委委员,11月下旬,又被选为县委书记

1928年8月3日,他在邵宅乡金村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分析“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全县成立东西南北4个区委,进一步发展农民运动。1928年8月4日深夜,与徐理富率领党团员、农民积极分子40余人,武力惩治隔屋村恶霸林某。9月13日,参加在桐琴召开的永(康)武(义)秋收起义联席会议,决定10月10日夜,两县联合举行秋收起义,未获成功。11月,接任中共武义县委书记,因形势险恶,暂隐蔽义乌市西区任小学教师。1930年初,他回到武义县,在王村龙潭坑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建立武义红军。同年3月,浙江武义红军游击队在王村下坞垄正式建立,任党代表兼副总指挥。4月16日,驻武义的中国国民党军警和金华保安队兵分三路“围剿”大公山,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由于中国工农红军熟悉地形,加上居高临下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地击退国民党军警的进攻,取得了大公山反“围剿”的胜利,并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1930年8月,为了扩大队伍,加强武义红军的武器装备,他到上海市购买枪支弹药。9月13日,由于奸细告密,在上海被捕。10月2日,被杀害于兰溪市台基。

参考资料

浙江烈士名录.浙江烈士名录.2024-03-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