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王永光

王永光,1962年生,医学博士、哲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微创中心主任、微创外科主任,上海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交叉科学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微创医学》杂志执行主编。

1985年,王永光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本毕业,受实习老师李增烈专家的影响,对内镜外科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年后,王永光放弃晋升外科主治医师的机会,转入内科。之后,王永光前往德国汉堡大学学习国外先进的内镜技术,师从世界著名内镜外科创始人德国汉堡大学Nib Soehendra教授。1992年8月,王永光到德国汉堡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同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医学哲学。1997年初,他回国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在科室不匹配的情况下,王永光自立门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微创内镜外科。2003年,他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为实验基地,开始改建中国首家以微创医学理论为指导的微创医院,成为中国和国际上提出微创医学理论的第一人。2015年,他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健康院 ”概念。

2003年,王永光创新性地提出“微创医学理论”的概念,被中国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称其为“中国微创医学第一人”。2010年,王永光被朝阳区评为首届凤凰计划工作类高层次人才。2011年,王永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经历

1985年,王永光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本毕业,受实习老师李增烈专家的影响,对内镜外科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年后,王永光放弃晋升外科主治医师的机会,转入内科。之后,王永光前往德国汉堡大学学习国外先进的内镜技术,师从世界著名内镜外科创始人德国汉堡大学Nib Soehendra教授。1992年8月,王永光到德国汉堡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同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医学哲学。1997年初,他回国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在科室不匹配的情况下,王永光自立门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微创内镜外科。2003年,他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为实验基地,开始改建中国首家以微创医学理论为指导的微创医院,成为中国和国际上提出微创医学理论的第一人。2015年,他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健康院 ”概念。

曾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镜外科主任、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贡献

近年发表的有关微创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论文有:

[1] 王永光,裘法祖,何兴图.微创医学初探. 医学研究通讯. 2003;32(8):50-51

[2] 王永光,裘法祖,何兴图,杜如昱.创新发展微创医学新体系.医学与哲学. 2003;24(8):27-28

[3] Wang Yong-guang, 裘姓 Fa-zu, He Xing-tu.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 a new theoretical system of medicine. Chin Med J 2004,117(1):4-5.

[4] 王永光、何兴图、常大麟、杜如昱、裘法祖.微创体系中人文思想的探索.医学与哲学.2004,25(1):28-31.

[5] 王永光.微创、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中国医刊.2004,39(1):57-59.

[6] 王永光.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任务与思路.中国医刊.2004,39(2):53-54.

[7] 王永光、何兴图微创医学创新主体的素质与困难.中国医刊.2004,39(3):50-52.

[8] 王永光、何兴图.微创人文思想探索的意义.中国医刊.2004,39(4):50-52.

[9] 王永光、何兴图.医疗中心化构建微创医学.中国医刊.2004,39(5):48-50.

[10] 王永光、何兴图.论中心化建设微创医院中的几种关系.中国医刊.2004,39(6):51-52.

[11] 王永光、何兴图.论中心化实质性整合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策略.中国医刊.2004,39(7):52-53.

[12] 王永光、何兴图.论建设微创医院中的"业务流程重组(BPR)".中国医刊.2004,39(8):48-50.

[13] 王永光、何兴图.论实质性推进微创医学理论体系实践化的策略.中国医刊.2004,39(9):50-52.

[14] 王永光、何兴图.论微创医学理论实践化中的人事架构系统建设.中国医刊.2004,39(10):50-52.

[15] 王永光、何兴图.建立"微创临床路径"、发展微创医院.中国医刊.2004,39(11):50-52.

[16] 王永光、何兴图.整合"微创医学技术系统"、全面发展微创医院.中国医刊.2004,39(12):50-52.

[17] 王永光、裘法祖、何兴图、杜如昱.创新发展微创医学新体系.中国卫生.2004,8:62-64

[18] 王永光、何兴图微创中心与传统的"碰撞". 中国卫生.2004,10:55-56

[19] 王永光、何兴图.真正的"微创医院"什么样?.中国卫生.2004,12:57-58

[20] 王永光.微创医学-- 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医学与哲学. 2004,25(11):2-4.

[21] 何兴图、王永光.北京微创医院建设的初步实践--从微创医学理论到具体实践.医学与哲学. 2004,25(11):21-24.

[22] 王永光.微创医学理论与实践--回顾与展望.中国医刊.2005,40(1):50-53

[23] 王永光、杨国利、何兴图消化系统微创技术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中国医刊.200540(2):56-58

[24] 王永光、马晓鹏、何兴图.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的途径.中国医刊.2005,40(3):57-60

[25] 王永光、何兴图、高峰微创医学体系:星星之火、可否燎原?.中国医刊.2005,40(4):58-59

[26] 刘吉成、王永光、何兴图.论微创医院的"供应链管理(SCM)"策略.中国医刊.2005,40(5):59-61

[27] 王永光、何兴图.论实质性中心化整合的必然途径:调整分配结构——现阶段奖金发放指导性意见.中国医刊.2005,40(6):58-59

[28] 王永光.论微创医学体系对未来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可能影响.中国医刊2005,40(7):58-59

[29] 王永光.论微创医学体系对未来专科医师培养的可能影响——”按器官或系统教学与培训模式”探讨.中国医刊2005,40(8):58-59

[30] 王永光、何兴图.论微创医学体系下的临床决策者的素质与决策思想.中国医刊.2005,40(9):58-59

[31] 王永光、何兴图、张殿香.论微创医学实践中客观问题的决策与决策依据.中国医刊.2005,40(10):58-59

[32] 王永光.论微创医学指导下构建“民营”医院的思路与策略.中国医刊.2005,40(11):58-59

[33] 王永光.论从传统医疗系统走向微创医学中心化医疗体系的持久性.中国医刊.2005,40(12):58-59

[34] 王永光、何兴图.论进一步发展微创医学的途径.中国医刊.2006,41(1):53-54

[35] 王永光、何兴图.论“整合的微创技术”(1).中国医刊.2006,41(2):54-55

[36] 王永光、何兴图.论“整合的微创技术”(2).中国医刊.2006,41(3):53-54

社会职务

北京微创医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科学与技术促进委员会委员、美国消化内镜学会国际会员、《微创医学》杂志执行主编。

荣誉称号

2003年,王永光创新性地提出“微创医学理论”的概念,得到了著名医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并称其为“中国微创医学第一人”。2010年,王永光被朝阳区评为首届凤凰计划工作类高层次人才。2011年,王永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参考资料

【团委】“红色的足迹”主题政治理论学习(五).农学之声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0

微创医学论坛(8)——内镜技术“皇冠上的明珠”,ERCP解决胆胰疾病难题!.微创医学杂志.2024-08-10

人才故事丨“中国微创医学第一人”王永光:无需手术刀完成外科手术.人才朝阳.2024-08-10

今日话面孔:中国微创医学第一人.现代教育TV.2024-08-10

我校医学院王永光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济大学新闻网.2023-11-1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